复旦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61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即最好专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7 15:2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哲学 理论经济学 中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基础医学 中西医结合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学 金融学 政治学理论
国际关系 历史地理学 中国近现代史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内科学(心血管病) 内科学(肾病)
内科学(传染病) 儿科学 神经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外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妇产科学 肿瘤学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药剂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哲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的哲学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1905年,复旦公学创立之初,马相伯先生、严复先生就非常注重哲学教育,不仅多方面延揽受过正规训练的哲学人才开设哲学类课程;而且亲自讲授哲学课。1915年李登辉校长就参照耶鲁大学建立了哲学教育课程体系。 195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在这半个世纪里,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奠基与调整阶段(1956~1976);充实与提高阶段(1976~1995);改革与发展阶段(1995~)。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复旦大学哲学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学术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的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已出版和发表一系列有影响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学界、政界和商界的杰出人才。200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庆祝建系50周年并成立哲学学院,这就为哲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2007年8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这两个原有的国家重点学科通过考核评估,中国哲学被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哲学学科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目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下面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美学等8个二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哲学、比较哲学等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上述学位授予点以及企业伦理学等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哲学、宗教学2个本科专业,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1个第二本科专业。
本学科拥有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0),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2007);此外,还有现代哲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基督教研究中心、佛教研究中心、管理哲学研究中心、教育哲学研究中心、人文精神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机构。 目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已经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都相对合理的学术团队。拥有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26人,副教授18人,讲师5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及新世纪人才6人。

理论经济学

返回页首

本学科在2007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考评和增补中,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和西方经济学三个二级学科保持或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由此被认定为理论经济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过去五年中本学科不断加强研究队伍、明确研究方向、整合研究力量,积极促使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世界经济研究所”与“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相结合,从而在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科的综合实力及国内外的学术影响有了显著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等国际化方面的工作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科研方面,本学科秉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科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问题的优良传统,过去五年来围绕中国经济转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国内权威的《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和国外有影响的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获得国家自科项目及国家社科项目多项,这些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教学方面,过去五年中本学科出版了一批在国内高校中有影响的教材,特别是出版了“复旦博学”系列教材,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多项,袁志刚教授获“全国教学名师奖”,庄起善教授获“上海市教学名师奖”等。另外,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改善,科研人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明显增加,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今后,本学科将继续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复旦大学“高水平、研究型”的战略定位,突出“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复旦特点”的学科建设思路,瞄准国际理论经济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向,以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为教研的本体和对象,凝练和强化学科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整合各二级学科的研究力量,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强化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在国内的学科竞争优势,缩小同国际理论经济学科研究和教学的差距,使本学科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政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中国语言文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学校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历年来培育了大量语言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和服务社会的文化人才,已成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人文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学科设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2个本科专业,于19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12个博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及自设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语言学、影视文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14个硕士点(除上举博士学位点外另有民俗学及自设的文学写作),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含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此外还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汉唐文献工作室等院系及研究机构,拥有2名在校内享受院士级待遇的杰出专家章培恒、裘锡圭教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思和、张涌泉,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德威,1名复旦特聘教授刘钊,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陈广宏、陈引驰、陈正宏、傅杰、郜元宝教授等一大批各年龄层的优秀学者。历年来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拥有广泛影响。 科研方面,“十五”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有蒋孔阳、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裘锡圭教授的《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论》、王运熙、黄霖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游汝杰教授的《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陈尚君教授的《旧五代史新辑会证》、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章培恒、骆玉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等。 教学方面,2002年以来进行的“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本科课程改革,在全国反响热烈,目前正陆续出版以数轮课程教学为基础编撰的系列教材,未来计划形成覆盖汉语言文学各主干学科点的精读教材系统。“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分别于2004、2006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带头人陈思和、骆玉明教授分别获得2007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上海市教学名师奖。“十五”以来,共有1人(杨光辉,导师章培恒)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陈元峰,导师王水照;戴黎刚,导师游汝杰)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新闻传播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29年,1988年在国内率先扩建为新闻学院,迄今已有近80年历史,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学科。本学科学术积淀深厚,学术风格鲜明,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完整,教学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富。新闻学、传播学同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准为全国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本学科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以及一系列学术团体负责人所在单位。现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并在国内最早设立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几十年来,本学科涌现了一批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学者,如陈望道、王中、李龙牧、丁淦林、宁树藩、童兵、李良荣、刘海贵、黄旦等,还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界十分活跃、学有所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本学科目前拥有博士点4个,硕士点8个。在80年代初已建成一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需要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90年代后又根据新闻传播的实践需要及时或率先开设新课程。 本学科还创建了多个学术交流平台,发起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创办“中国传播学论坛”;受教育部委托,开办以培养未来学术精英为宗旨的“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方法”暑期学校;主办“全国研究生学术年会”。本学科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进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了多位著名学者担任研究员或顾问,开展了多项国际学术合作研究。 本学科产出了一批国内领先的创新性学术成果,在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传播学实证调查、视觉文化与传播等研究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具备了与国际对话的能力和基础。2001-2006年,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项目6项,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一般项目13项。科研成果获奖2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2001-2006年复旦新闻学院教师在本学科领域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在海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CSSCI期刊论文近三百篇。 为体现“好学力行”的办学特色,本学科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

数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数学学科由老一辈数学家苏步青、陈建功等创立,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已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在国内有显著地位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内五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授予权,其中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为首批博士点,其余三个学科均在1985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85年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在1988年、2002年和2007年度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本一级学科1993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理科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在2002年、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综合排名均为第二。1989年批准建立国家教委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993年正式开始运行。1994年批准成立“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国家教委部门开放实验室,现改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8年成立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2001年批准成立上海市现代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数学学科还是“211工程”一期、二期、“985工程”一期、二期 (数理研究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 本一级学科的特色是有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骨干和一批在学术界有突出贡献和地位的学术带头人;学科门类齐全,既能为国家培养对核心数学的重大前沿问题有突破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又能培养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均能有所作为的高级应用数学人才。 本一级学科现有中科院院士4人(还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 45人;有博士学位者占全体教师的83 %。有一支曾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队伍;有一个包括长江特聘教授六名、长江讲座教授四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十名(7A3B)、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十一名的优秀青年群体。 自2002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二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提名奖一等奖一项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一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二项、华罗庚数学奖一项。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我校胡和生院士应邀作Emmy Noether讲座,洪家兴院士应邀作45分钟报告。李大潜院士2003年当选为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ICIAM)执行委员;2007年应邀在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 2007)作特邀大会报告;2005年当选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7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 多年来,本学科一直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夯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出发点,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数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自1999年以来,本一级学科共有9篇博士论文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一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 基础数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微分几何与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代数与代数几何、复分析、动力系统、拓扑学和调和分析。 应用数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几何、应用偏微分方程、工业应用数学、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能控性与能观性、精算学和散乱数据拟合。 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随机控制与金融数学、分布参数控制、运筹学理论与应用、非线性控制与动力系统。 计算数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数学物理反问题及其数值解、数值代数与计算科学、运筹与优化计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的研究方向有: 随机过程, 随机分析, 马氏过程, 随机动力系统, 应用概率, 过程统计,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非线性统计模型, 非参数与半参数统计。

物理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物理学科是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背景下由原复旦数理系的物理组,加上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8所大学的相关部分组建而成的。五十多年来,复旦物理学科已经培养了近万名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他们遍布全球各地。特别是,他们在全国的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都已经或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还不乏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另外,作为我国学术成就标志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有17名毕业于这个物理系。因此,复旦物理学科已经并将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和输送大量合格的人才。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还培养了一批目前活跃在国际学术界的人才。在目前的国内大学中,复旦大学的物理学科被公认是最强的几个之一。因此,历史的责任和客观的现实都要求我们跻身国际一流的物理学科行列,将复旦的物理学科建设成为在国际学术界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一个国际性研究机构。今日复旦物理学科,正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逐步向国际接轨的“精品学科”的目标迈进。 复旦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含了原有的三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一个二级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物理学作为整个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所有工程和技术类学科的基础,其原理和规律构成了当今科学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正是由于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才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今天,物理学正延续着它的传统,不断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再次将物理学放在了新世纪科学进步的焦点上。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遵循物理学发展规律和上述趋势,形成了五个主要研究方向: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软物质和生物物理。 本学科拥有一支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59名,副教授30名,讲师13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5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16名。 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多项国际上认可的学术成果,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各部委奖项;培养了包括四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的一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主办了如“国际合成金属科技大会”等多个大型国际会议,在许多如“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等国际学术机构任职,并承担着两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

化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化学学科历经八十余年不懈努力,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化学一级学科,为全国首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教育部审核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以及自主设立的化学生物学和应用化学等二级学科。 近年来,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该学科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先进材料”和“生物医学”两个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研究方向上具备与国际一流学者实力相当的学科带头人和梯队,并在若干方面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作。现有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上海市创新团队,建有“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在微介孔分子筛、发光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仿生材料、烯烃聚合催化、新催化材料、低碳烃催化转化、高效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药物不对称合成、金属酶和金属蛋白化学、疾病相关蛋白质组学、复杂体系分析仪器和方法、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大分子组装和功能高分子、专用工程塑料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是疾病蛋白质组学、微流控学、通用高分子材料、聚烯烃等“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单位。近五年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JACS、Angew. Chem. Int. Ed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七十余篇。“有序排列纳米多孔材料的组装合成和功能化”、“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折叠和组装”双双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d-生物素的不对称全合成生产新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速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专用料生产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谱学导论”课程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教学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谱学导论”和“物理化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复旦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入选上海市示范实验中心。在应用研究方面,与DSM、岛津、中石化、华北制药、上海华谊集团、BASF公司、Rohm & Haas公司、联合利华等著名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项目或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复旦大学核心技术为基础的系列万吨级乙二醇选择氧化制40%乙二醛催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生物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生物学科设有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自设)、人类生物学(自设)等12个博士点;1999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设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依托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糖复合物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拥有遗传学、生态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此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长江特聘和讲座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含B类)获得者9名,复旦大学特聘教授8名。 本学科近年来获得国家973项目(首席)2项和课题16项、86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创新群体资助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含海外)9项及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余项,获批新药证书及临床批件10余项。金力教授领导的现代人类学重点实验室在东亚人类起源和扩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并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郑兆鑫教授研制成功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已获国家新药证书;宋后燕教授课题组开发出一类生物技术新药注射用重组链激酶(r-SK),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余龙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资助。此外,本学科还获得了4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

电子科学与技术

返回页首

我国1981年设立首批博士点时,被批准成立“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博士点,1984、1990年设“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和“无线电电子学”博士点。1998年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建立“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建立“波散射与遥感信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88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物理电子学”、“无线电电子学”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继续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本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根据电子学科发展趋势,加强学科交叉与合作,形成了以下三个学科研究方向:
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研究方向 根据纳米材料和器件研究的发展趋势,着重研究纳米尺度集成电路中工艺-器件-物理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及各关键工艺技术,形成高速、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和方法。 信号处理理论方法研究方向 针对当前信息处理的特点,研究海量、异源、多维信息处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与人工智能、医学学科的交叉,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 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方向 在器件工艺、信息处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面的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上述研究方向符合当今电子材料、信息处理、芯片与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复旦大学文、理、医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了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本学科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在主要学科方向上已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涌现了若干杰出的年青学科带头人。现拥有1名院士、1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学者及杰出基金获得者、4名新世纪(跨世纪)人才。 在科学研究方面,王威琪院士牵头负责中国工程院院级咨询项目(有9位院士参加),金亚秋教授作为973首席科学家负责“复杂自然环境时间空间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本学科还承担了多项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近3年,获各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仅在IEEE等本学科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达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在3次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2次获团体和个人冠军。

基础医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建于1927年,在我国医学教育和研究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一批我国基础医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如解剖学家张鋆、齐登科等教授;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家汤飞凡、林飞卿等教授;病理解剖学和法医学家谷镜汧、张沅昌、陈康颐等教授;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家冯德培、徐丰彦、朱益栋教授等。1981年多个学科点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2002年有多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又被教育部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现由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放射医学和法医学及自主设立的蛋白组学,医学信息学等二级学科组成。 多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在“985工程”、“211工程”的支持下,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有奉献团结进取精神的优秀学术团队,其中包括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闻玉梅院士,长江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教学方面,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手段和技术的革新,主编和参编了20多本教材,其中大型参考书《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现代免疫学》《组织学》等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多门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科学研究方面,瞄准学科前沿,结合国情确定研究方向,获得多项基金资助,如“973”和“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型乙肝治疗性疫苗的应用基础研究,完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II期研究,验证了该治疗型乙肝疫苗的临床治疗效果;表皮葡萄球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获教育部高校发明一等奖。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确定视觉及神经的发育与疾病研究、解剖及临床影像的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生殖及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等为三大主要方向。免疫学专业以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及对策研究、肿瘤免疫的分子与细胞基础、免疫细胞的发育活化及其调节、移植免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为研究方向,在疫苗分子设计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已在国际上形成特色和影响,在国内领先。放射医学专业在电离辐射旁效应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辐射防护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此外,该学科积极开展面向临床和社会的技术服务,如病理学专业承担了大量的病理诊断工作,在华东和东南地区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放射医学专业是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周边环境水中氚监测的指定单位。法医学专业作为全国和上海市司法鉴定中心,每年受理上海市和全国各类案件近万余件,为上海和全国的社会安定及上海市法制建设服务。 近年来,该学科的硬件和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如病理学专业已初步建成开放式的包括红外、紫外双激光显微切割仪、远程病理会诊系统等设备的平台。病原生物学专业已建成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该学科拥有的优秀人才团队、丰富的生物医学资源和和良好的设备等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西医结合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由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这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所组成。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博士点(1981年首批获准),是全国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针刺原理研究的单位之一;1983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1989年起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在开展中西医结合针刺研究方面,研究内容较集中,科研水平较高,在国内外具有优良声誉。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也是全国首批博士点,由华山医院、中山医院、肿瘤医院、儿科医院和妇产科医院这五所附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室组成。早在1961年由沈自尹院士成立脏象研究室; 1985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该学科具有基础扎实,覆盖面广,专科性强,支撑条件好的优势。2002年复旦大学即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拥有这两个重点学科的单位,并组成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2007年通过全国重点学科考评后,成为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①肾本质研究及其在内科、妇科病方面的临床应用;②中西医结合的代谢病研究;③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研究;④特发性性早熟发病的病因及中医药治疗机理研究;⑤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⑥中西医结合针刺效应的机制研究。 本学科经过长期积累,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一级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如肾本质研究、针刺原理研究、妇科、儿科、肿瘤科的相关研究等,均有长期的积累,研究基础深厚扎实,因而,具有厚积薄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实践中已经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如代谢病的“气聚”理论及神经病学研究等,这就进一步丰富了一级学科的内涵。多年来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课题等,数十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的成果表彰。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工作者的创举,同时,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整合也已形成世界性的趋势。要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敢于在国际舞台上显示我们的成绩。近年来,先后获得多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际合作研究基金,还与意大利、英国等开展合作研究;在国际SCI系列杂志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引起国内外的兴趣和重视。 本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一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一名,还有全国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多名。 本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在国内一直负有盛名。在历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中,包揽了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迄今为止的三篇优秀博士论文; 还培养全国优秀博士后一名。


产业经济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科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产业经济学系,新成立于2003年6月,在学科带头人芮明杰教授的带领下,产业经济学科于2007年第三次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专业是以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主的学科,近年来本学科已建立了一支层次合理、年龄结构优化、有创新能力的国内一流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不仅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且还获得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研究的命题或居国际理论前沿,或解决中国产业经济的现实问题。 根据产业经济学科国际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对产业经济高级人才的需求,根据复旦大学目前产业经济教学与研究的力量,本学科已经制定了产业经济学科长期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已确定以下研究方向作为本学科长期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即:“价值模块与产业链整合”、“策略行为与规制”、“产业创新与知识网络”、“产业成长与竞争力”。围绕这四个主要研究方向,组成了由芮明杰教授、郁义鸿教授、殷醒民教授、胡建绩教授、骆品亮教授等为主要负责人的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实现进行创新突破。

金融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学士—硕士—博士” 金融学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之一,1992年开始招收金融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为国家输送高端金融人才。2002年,为适应金融学科交叉化趋势, 整合学校金融学术力量组建金融研究院作为学科建设平台。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国际金融基础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际金融方向;以信息披露、投资者行为与组合投资为特色的金融市场学方向;突出微观基础研究的货币银行学方向;以资产定价、风险度量和绩效评价为特色的数理金融方向;传承文明的金融史方向。 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本学科在重点研究方向上初步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后备人才”组成的合理梯队结构,同时注意引进海内外青年人才,优化学科团队结构,目前已经形成了包含由2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9名教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近年来,复旦金融学科利用金融研究院学科建设平台,积极推进学校金融学科的整合,并取得了显著学科建设成效。2002年、2007年,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科研方面,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多项,一批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教学方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优秀教材奖等奖励。


政治学理论

返回页首

自1924年设置政治学系起,复旦大学就有政治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1981年,复旦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政治学本科生,并由此开始了政治学理论学科的系统建设。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先后设立了政治学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九十年代中期,政治学理论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建设学科。此后,政治学理论学科紧紧围绕着“学科发展、学术提升、学生培养”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和“关怀中国现实、创新学术空间、形成复旦风格”的建设路径,通过“211”重点学科等项目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学科承担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研究”等研究项目;有定期学术出版物《复旦政治学评论》;主办有专门的网站;研究团队中有“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优秀人才。 目前本学科正以中国国家成长的政治基础为重点研究方向,力图通过理论创新和战略研究两个层面的深入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学术成果和战略贡献的三者有机统一,服务于学术与学科的发展,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本学科负责人为林尚立教授。

国际关系

返回页首


本学科点1988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高等院校重点学科;1997年,以本学科为支撑的“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项目被列入"九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1年初,以本学科为依托的美国研究中心正式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本学科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考评,继续取得国家重点学科资格。
本学科现有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大国对外战略、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美国国会和中美关系5个重点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理论是该学科点的传统强项,基础扎实,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大国对外战略方向的研究起步早,具有整体性,其若干成果获得广泛重视。国际安全和军控方向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在国内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美国国会和中美关系为近年来着重发展的新领域,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另外,全球和区域治理,国际关系前沿理论等领域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本学科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实力和发展潜力都比较强。同时,学科点与美、欧、日、俄等国外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国内各兄弟单位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历史地理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创始人是谭其骧教授,1982年成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200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重点研究基地。本学科1987、2002、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复旦大学“211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学科,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是国内设立时间最长、研究人员最多、门类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专门研究队伍,拥有教授、副教授17名。本学科依托传统优势,充分利用最新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广泛的领域,在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人口史和移民史、环境变迁和灾害、历史地图研制、历史GIS、历史地理古籍整理等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著名学者有邹逸麟、周振鹤、葛剑雄等。 历史地理学科每年承担大量国家和地方上的科研项目,在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并出版各种专著和递交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质量堪称上乘,并多次获得奖励。标志性成果有:《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人口史》,《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该学科每年培养数十名研究生,已有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

返回页首

中国近现代史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通过蔡尚思、胡绳武、金冲及、汪熙等学者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十五”以来本学科又有长足发展,形成近三百年思想学术史、近代经济金融史、近代政治外交史、中国现代化研究等新的研究方向。姜义华、朱维铮等在教学科研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涌现吴景平、戴鞍钢、金光耀、邹振环、王立诚、章清、冯筱才等一批中青年学者;近年还先后引进朱荫贵、葛兆光教授,形成约30人的研究团队。 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主体成立的“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2004年列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本学科为主要建设单位组成的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文史研究院”,2004年也正式成立。“十五”以来本学科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2001年承担教育部委托重大课题“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2002年承担“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长江三角洲:历史变迁的多维视野研究”。此外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6项,在本学科最有影响的杂志发表的论文为:《中国社会科学》9篇、《历史研究》10篇、《近代史研究》12篇。同时编辑出版了《近代中国研究集刊》、《近代中国研究专刊》。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于1975年9月,是中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系之一。 1986年设立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点,1994年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科学理论合并成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1996年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于1997年被列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0年列入复旦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密切结合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0多年来,不仅向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积极参与了全国和上海市的各种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为国家和上海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飞速发展贡献力量。获得了近百次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种科技奖励和荣誉,产生了吴立德教授、施伯乐教授等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2001年—2006年期间,本学科科研项目合同经费总数为6000多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项,973计划项目课题5项,863计划项目课题24项,国际合作项目14项。获得国家科技奖4项,省部级奖24项。 依托复旦大学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秉承学科传统与特色,结合自身特长,本学科由原来的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程序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理论等六大方向,逐渐凝炼并形成了五个重点研究方向:可信分布计算与协同软件、理论计算机科学、智能媒体计算、数据库理论和技术、软件工程与系统软件。

内科学(心血管病)

返回页首

本学科创建于1952年,1980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2005年被重新认定为WHO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1988、2002和2007年被连续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九五”和“十五”“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985工程”一期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本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多种心导管诊断和介入治疗技术,最早施行冠状动脉造影,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临床心血管病毒研究室;是全国心血管病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 近五年来,通过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展开工作,以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毒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等的发病机理和干预治疗为主攻方向,取得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若干个核心课题。构建了一支年轻有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梯队和学术团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教授2名,先后获得省部级各种人才培养基金10余项。 十五期间,本学科先后获得包括国家“973”计划子课题、“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38项。获得国家级、各种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本学科建有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最近又创建了复旦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突破。

内科学(肾脏病)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肾脏病学科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医院和儿科医院三家单位组成,创立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中国肾脏病专业的先驱单位之一。1981年第一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先后纳入“211工程”一期、二期、“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近二十年来主要从事下列研究方向:(1)肾脏疾病慢性进展危险因素的研究与防治;(2)急性肾衰竭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3)慢性肾衰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及血液净化疗法;(4)小儿难治性肾病的研究与防治。以高血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继发性肾脏疾病、急慢性肾衰竭、多脏器衰竭防治学科特色,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关注全身性疾病导致肾脏损害的诊断和救治,并将血液净化技术积极推广服务于其他医学学科,在急救医疗和危重病抢救中担当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肾脏病诊断治疗中心,也是SFDA批准的“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863、973等近百项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数百篇,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急性肾损伤等研究中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是当前国内公认的肾脏病学科研基地。是国际肾脏病学会认定的国际肾脏病专业医生培训单位。 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率领下,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迅速成长,获得过美国肾脏基金会国际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并聘请了多名国外客座教授。

内科学(传染病)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科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原传染科)、抗生素研究所)及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组成。本学科创建于1956年,是首批博士点及重点学科,创始人为著名临床医学家戴自英教授。现有卫生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抗生素临床药理室、国家认证的P3实验室、国家抗感染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988、2002和2007年被连续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数十年来本学科在诊治具有传播性传染病及非传播性感染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以传染病学为依托,融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为一体,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有:细菌性感染诊治、抗感染药临床评价及临床药理学研究、细菌耐药性防治、病毒性感染诊治及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各研究方向均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具很好的延续性。细菌性感染诊治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优势地位,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应对新发及突发传染病的硬件条件及人员配备。本学科拥有一批在国内学术界具重要影响的学者,近年来年轻一代成长迅速,学术梯队完整。 自“六五”以来一直承担科技部的攻关项目,近年来承担多项“863”、“十五”攻关及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课题,2005年牵头科技部“973”项目“人类重要传染病病原体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获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

儿科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儿科学学科于1988年、2002和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7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形成以新生儿医学、小儿外科学、小儿心血管病学和小儿传染病学等为优势主攻方向的学科特色。是“加拿大/中国新生儿与围产医学国际培训中心”和“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本学科新生儿专业和小儿外科专业分别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呼吸急救专业为“上海市领先专业”。
本学科先后拥有陈翠贞、刘湘云、金汉珍、金百祥、宁寿葆、朱启镕等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专家,近年来,拥有以桂永浩、王卫平、孙波、肖现民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在国内儿科学界占重要学术地位的学科队伍。目前,本学科点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卫生部儿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十一五”规划儿科学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教材主编单位。《儿科学》本科生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多人担任《PEDIATRIC RESEARCH》、《PEDIATRICS》、《中华儿科杂志》等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工作,主编《实用新生儿学》、《儿童保健学》、《现代实用儿科学》、《儿科感染病学》和《现代小儿肿瘤学》等数十部专业权威专著。目前承担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31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
神经病学

返回页首

神经病学是复旦大学的特色临床学科。华山医院创立神经内科于1950年; 1981年由卫生部批准成立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并被确认为教育部神经病学博士点;1983年成为WHO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1992年组建中山医院神经内科;2001年及200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是“九五”和“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免疫与肌病、神经变性及遗传病。著名神经病学家秦震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吕传真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三届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学科召集人洪震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全国癫痫学组组长;学科骨干董强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全国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科骨干汪昕教授为中华医学会第四届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全国癫痫学组委员。2001年至今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56篇,其中Lancet Neurology发表1篇,影响因子达11分。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历史悠久,功绩卓著,曾在国内创造了数个第一:放射科最早建立博士点(1981年);最早建立介入病房(1991年),床位数最多;最早引进CT、电子束CT和MRI的单位之一;最早开展超声临床工作的单位之一(1958年);最早成立的PET中心之一;第一个卫生部批准的影像学重点学科(1997年)。放射科、核医学科和超声科均为上海市质量控制中心(1999年)。历代学科带头人如荣独山教授、陈星荣教授、林贵教授、周康荣教授、徐智章教授、林祥通教授等在国内具有很高知名度,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影响。 通过多年努力,本学科已经形成了包括常规放射、CT、MRI、介入放射学、超声以及核医学等多院系、多专业,诊断与治疗并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现代影像医学体系。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1)以肝癌为核心的常见恶性肿瘤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2)心血管疾病的无创伤性影像诊断;(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十五”建设期间本学科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等科研课题67项。共获得21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荣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由周康荣教授和王建华教授主持的“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系列研究”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篇文章在本学科权威期刊Radiology,AJR上发表。《X线诊断学》、《腹部CT》、《体部MRI》、《全身CT和MRI》等专著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影像医学的整体水平。

外科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外科学学科于1988年、2002年和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7年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先后拥有沈克非、黄家驷、石美鑫、吴肇光、熊汝成、史玉泉、李鸿儒、杨东岳等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专家,近年来,以顾玉东、吴肇汉、张元芳、周良辅、王玉琦、秦新裕、王春生、徐建光等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承担起学科建设的重任,组成了一支外科学术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科队伍。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目前本学科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方向:(1)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现代化治疗;(2)微创外科的临床应用、普及与提高;(3)组织与器官移植的研究;(4)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 本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在学术队伍中有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学会、心胸外科学会等副主委,有 45人担任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团体负责人及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工作,包括《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泌尿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有7位专家担任《Microsurgery》、《Clinical Anatomy》等外科国际权威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专家。 十五期间本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4项,其中国家级3项。如2005年“全长膈神经移位与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学科已经初步建成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神经外科医、教、研中心之一。其中朱剑虹教授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论文。吴肇汉教授主编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2001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一篇。

眼科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眼科学系由国家一级教授郭秉宽创建,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国内首批眼科专科医生培训基地之一,已建有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复旦大学“211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充分发挥复旦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的特色,结合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开展临床眼科及视觉科学研究。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在眼科致盲疾病诊治以及视觉通路再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已经初具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学科优势,临床及研究水平居国内前列,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拥有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能对外开放的实验室,是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科研为临床服务,紧紧围绕着维护健全视觉功能这一靶点,将视觉光学和视觉神经通路的功能缺陷及拯救和重建作为研究的两个抓手,研究其发生机制、病理过程,探索其生物学保护和功能重建方法,以及在生物学重建不理想或不可行的情况下,寻找仿生学替代功能,努力完善人的特殊感官功能。 本学科2006年获得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973”和“863”课题等多项国家科研任务。

耳鼻咽喉科学

返回页首


本学科1988年首轮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2007年连续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考评,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全国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系统完整、设备齐备先进、集医教研一体的全国重点学科、重要临床中心。
本学科以耳颅底外科与听觉医学、头颈肿瘤外科以及耳鼻咽喉常见炎症性疾病为主要学科研究方向,着力构筑以学科前沿项目为主体的听觉医学平台。
本学科首席学术带头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教授,共有正高级研究和医疗人员14人,内有长江学者1人、全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2人、中华上海和全国耳鼻喉科学会正、副主任委员。
本学科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如“耳外科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重建”( 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2项,“十一五”科技攻关1项,“211工程”、“985工程”II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2004年出版的“医学大师丛书”《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更有多篇论著在《Neuroreport》、《Computing Engineering》等高影响因子SCI杂志发表并获得2篇封面/双封导读。
妇产科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妇产科学系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肿瘤医院及公共卫生中心妇产科等医院组成,学科带头人为丰有吉教授。
妇产科学系主要源于1884年创建的西门妇孺医院(现妇产科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本学科已形成了多个优势亚学科,例如妇科肿瘤、高危妊娠、生殖免疫、产科肝病、生殖内分泌等。1984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2005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跻身国家重点学科及上海市重点学科行列。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妇产及生育调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妇产科内窥镜培训基地。
近五年来,医疗服务量每年以≥10%的速率连续增加;科研硕果累累,先后承担国家“863”、“973 (课题) ”、“十五”攻关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美国NIH合作项目及美国CMB项目等重要项目。主编了上海市《妇产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副主编单位)、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学分册》(副主编单位)、卫生部规划教材《妇产科学》8年制及7年制第一版教材、若干种大型专业参考书。教学与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上海市等授予的成果奖。
肿瘤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肿瘤学学科主要由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和附属肿瘤医院组成。1988、2002和2007年连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和“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抗癌协会肝癌和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科带头人汤钊猷院士,小肝癌研究的奠基人,是我国大陆唯一当选为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院士者。曾因“小肝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美国金牌奖,被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 Popper誉为“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他主编的《现代肿瘤学》是国内肿瘤学专著中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者。他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三等奖2次。对推动我国肝癌和肿瘤研究作了贡献。 本学科还拥有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已形成结构较合理、高学历、年富力强的学科队伍,形成了以肝癌乳腺癌转移复发防治、早期诊断和免疫放射综合治疗为特色、学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临床基础密切结合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方向转为生命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癌转移复发”问题,在国际上首先建成“转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统”并应用于癌转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建立肝癌转移分子预测模型(Nat Med 2003,IF30.5),并发现癌周肝17个免疫基因也能预测肝癌转移(Cancer Cell 2006,IF24.1),2007年初评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高危人群钼靶检查和规范化治疗,提高了早期乳腺癌发现率和治疗效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学科从“六五”到“十一五”连续获得国家攻关项目的牵头单位,获得“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办多届大型国际会议,其中2006年沪港国际肝病会议有55国家的2400人出席,成为亚太区最有影响的肝病会议。获4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是由我国著名公共卫生学家苏德隆教授和许世谨教授等创建,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学科在以人群为基础的长期研究中,运用现代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先进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现与再现传染病流行病学”、“肿瘤分子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社会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等五个研究方向,建立了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分子和遗传、恶性肿瘤等实验室,形成了梯队结构较为合理,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队伍。本学科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肝炎流行病学、肝癌病因与预防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本学科在肝癌等恶性肿瘤、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和肝炎流行病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建立了科学基地。近三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8项、863项目2项、上海市和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国际协作课题7项,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课题3项。“十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篇。
药剂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药剂学科创建于1936年,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涌现出一批知名教授,在全国享有盛誉。如赵士寿教授于1963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药剂学选论》,主译了Martin编著的《物理药学》;奚念朱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也是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教学的倡导者,主编了国内第一本《药物动力学》教材;蒋新国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我国药剂学科首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等。
本学科围绕新型释药系统研究,形成了5个相互依存的主要研究方向,即药物靶向策略及其给药系统、药物新剂型、药用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剂体内外评价和临床药物动力学。在主动靶向释药系统、药物新剂型关键技术和新型功能性载体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本学科拥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和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等国家级人才。
2001年来,本学科在新型释药系统方面负责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86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5的SCI论文超过30篇,其中2篇论文的单篇影响因子大于7.0。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7项;获得新药证书和临床研究批文21项。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返回页首

本学科成立于1981年, 2001年成为本学科领域内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成为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创新研究基地主干学科,建有卫生部医学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2007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考评。 本学科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依据结合国情的原创研究成果,促进卫生管理和政策学科发展,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大医疗卫生政策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主题全面,在卫生改革政策研究、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和卫生技术评估等方向均有建树。 经过多年建设,本学科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8人次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学科带头人郝模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国务院学科组评议成员、NSCF管理学部专家、长江学者等。
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项成果被采纳形成重大卫生政策。其中,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相关研究作为卫生部第40号部长令《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定》的直接依据。目前正承担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社区孕产妇保健适宜技术研究”、国家NSCF重点项目“医疗改革中的社会均衡与政策研究”等重大项目。曾获得一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127265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论坛 ( 渝ICP备17000839号-8 )

GMT+8, 2024-4-24 12:17 , Processed in 0.0445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